处佛教

wasd8456 2024-01-01 1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处佛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佛教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
  2. 《步步惊心》里面四爷对若曦说的那句诗是什么?

佛教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

处佛教

般若二字是梵文,唐言道,大智慧是也,大般若经中计六百卷谈的就是般若,一般***誦的心经。(般若菠萝蜜多心经)。是浓缩版。由此可知,般若的深密,寛广不是一般人认知的智慧。心经中一再強调般若是,三界诸佛从中出, 离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真实不虚,可知在佛法中,是核心中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般若到底谈些什么大智慧呢?佛法中的佛是法性,是空性,是清净的法,是真如,是体。

法是圓满的報身,是智也,维摩经云;【法天有我,离我所故,法天分别,离诸识故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法入实際,诸边不动故】。

佛法是不二之法,故法身,報身原为一体,本有清淨与智慧亦是如是在,不生不灭,永恒的空性中。唯有在体,相,用的動用中般若方能显現流露。六祖坛经云;【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能善分别诸法相,而第一义而不动。】唯有如此,三身一体的动用,自心最深处的本心,奕如自性,自会显出本有般若(大智慧)。


一般人认知的智慧来自于识,也就是心识,頭腦,生灭的心。他是离体而作,离体而为,离体而念,离体而想,离体而見,闻,覺,知,故也离本心本有清淨和本有的慧。所有的感知,是识的层面,是我所心的用,不是大智慧,更不是佛教中所说的般若。


六组坛经云。】心量广大,周边法界,用时了了分明,运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名般若】。心性的合一,念念不离体的,体相用,是万法不离自性中,【知見一切法,心不染着,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未去自由,心体无滞,名般若三味】。般若是性中作,念念常見,真实妙用,不是身外求耒的。更不是尽思共度量,有所得的智慧。

《步步惊心》里面四爷对若曦说的那句诗是什么?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两句诗出自《终南别业》,全诗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chuí)。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sǒu),谈笑无还期。  以下是这首诗的大致意思:  中年以后厌倦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     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然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间。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诗人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王维也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处佛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处佛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

梧州佛教建筑群 梧州佛教建筑群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梧州佛教建筑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梧州佛教建筑群的解答,让我们...

佛经 2024-09-19 阅读0 评论0

佛教花慢 佛教的一种花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花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佛教花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佛经 2024-09-19 阅读0 评论0

英国佛教生死轮回 佛 生死轮回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国佛教生死轮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英国佛教生死轮回的解答,让...

佛经 2024-09-19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