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都禁欲 佛教和道教都禁欲吗

wasd8456 2024-01-21 1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道教禁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佛教和道教都禁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寡欲”与程朱理学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有何异同?
  2. 10如何控制潜意识?

道家核心思想“无为、寡欲”与程朱理学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有何异同?

佛教和道教都禁欲 佛教和道教都禁欲吗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 “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 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可以简单概括为 “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 道家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 为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应该与自然相一 致、协调,不能违背自然,更不能破坏 自然的和谐。 道家主张统治者应实行“无为而 治”。程朱理学存理灭欲的理欲观,作为道学***学说的核心和其哲学理论的最终归宿,对后世影响很大。程朱从道德理想主义出发,试图以存理灭欲的主张来限制当政者的私欲膨胀,引导皇帝和士大夫们一心为公,并使百姓归于善良社会保持稳定。但他们由此提出的禁欲主义,如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而反对寡妇再嫁等等,却使他们的良好愿望落空。宋明理学在解决理欲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错误和危害,就是在从印度传来并在当时影响很大的佛教禁欲主义的***下,片面总结传统学术的寡欲、无欲思想而形成的运思方向上的根本性偏差。

10如何控制潜意识

一、潜意识在心理结构中的地位

弗洛伊德早期提出“心理地层学”,把人心理过程分为意识、前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

①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意识是心理系统的表层部分,意识直接支配人们的言行。

②前意识(下意识)是心理系统的中间层次。既有无意识的欲望,又有意识对这些欲望的限制。

③潜意识(无意识)是心理系统的基础层次。主要是和生理过程直接关联的内心欲望。

潜意识(无意识)通过前意识(下意识)左右人的言论和行为,一般称为“下意识言行”包括口误。

弗洛伊德举过一个例子,在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主持人致词:“先生们,会议应到代表符合法定人数,我宣布,闭会。”会场上轰堂大笑。弗洛伊德认为,这位主持人对会议不感兴趣,想早点脱身,因此才出现这样的口误。

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笑话。报纸上刊登一幅***,一位领导在***台上说:“与会人员全部到齐,上菜!”

二、怎样调控潜意识

调控潜意识的关键是调控自己的欲望。

在心理结构中,欲望以情感为主,渗透认识(理智)和意志;因此欲望可以通过理智和意志加以调控。

欲壑难填,烦恼无限。为了调控欲望,人们提出四种主张。

一是纵欲论,认为人生苦短,应该抓紧时间尽情享乐,放纵地去满足各种欲望。但个人的无度纵欲势必会损害他人利益,况且,欲望是无限再生的,越纵越多越无法全都满足,其结果是以纵欲始以痛苦终,既害自己又害他人,纵欲之路行不通。

二是禁欲论,基本思路是既然欲望是痛苦之源,为了消除痛苦不如压抑或者干脆消除欲望。道家要求清心寡欲,佛家更进一步要用大雄之力灭欲度苦。道家佛家以及其他禁欲思想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很难做到,禁欲灭欲一途也走不通。

三是节欲论。欲不能纵也不可灭,那么最可行的是合理节制。合理节制的“理”首先是礼法,即社会的法律、制度、政策、法规、风俗、习惯等社会规范;其次是道德观念,即每个人的道德力和意志力,这是防止欲望出轨犯禁的精神栅栏。

四是超越论。社会礼法和道德观念对于欲望的调整必不可少,但都具有异己的强制性,让主体不同程度地感到痛苦和无奈。为了让主体消除痛苦和无奈从而进入自由自觉的境界,人们找出了对待欲望的第四条途径,即在精神层面上的悟解即超越。

参见:胡山林.游荡在精神向往的地平线上[N].社会科学报,2012.10.18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佛教和道教都禁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佛教和道教都禁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

佛教花慢 佛教的一种花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花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佛教花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佛经 2024-09-19 阅读0 评论0

英国佛教生死轮回 佛 生死轮回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国佛教生死轮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英国佛教生死轮回的解答,让...

佛经 2024-09-19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