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原始戒律 佛教原始戒律是什么

wasd8456 2024-04-10 2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原始戒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佛教原始戒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信徒戒律的区别?
  2. 王阳明的三大戒律?
  3. 八大人觉经一句自愿出家,清白守道是什么意思?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信徒戒律的区别?

佛教原始戒律 佛教原始戒律是什么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修行方式、修行目的和佛陀观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看法。所谓“乘”,,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王阳明的三大戒律?

首先是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内容。他认为良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皆有良知,这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不***外求的。

就像“人之初,性本善”中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纯善无恶,这是一个人的天性。

第二,面对困难挫折,不可逃避,而应越挫越勇,方能百炼成钢。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有的人越挫越勇,在逆境中经过磨炼,最终战胜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第三,应对世事,要养得此心不动。世事都是变化无穷的,我们无法准确地预知将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但是在应对世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养得此心不动。即佛教中所说的心不随境转。

八大人觉经一句自愿出家,清白守道是什么意思?

首先声明的是出题有误,应该是:【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学佛者守志奉道,出家任重道远,传承佛法,荷担如来家业教化众生,乃是大丈夫事,將相难为;真正的出家人守道清白,梵行高远,那么我们把这四句梵语分开来看看,领会如来真实意。

志愿出家是讲的人意志力,而这种意志力不是小乘里面的善,而是大乘之心,发心出处为了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发心以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出家,出五欲之家,出三界之家,而出家则实现自己所要的理想与愿望。

守道清白什么叫道,在家学佛有在家学佛的戒律,出家就有出家的清规,出家人的清规大僧应守比丘戒,二僧应守比丘尼戒,有戒就有道,有道就有法,有法则能利益一切众生,当然守道清白,就是戒律严谨!

梵行高远梵行就是清净的志愿,有一心为苦难众生服务的心志,一心向道,是真正菩提心发了的修行人,常言道,真发菩提心就是初地菩萨,这个心愿发了后,心不染着欲念,志愿广度众生。

慈悲一切一位真发心了的修行者,他的心是慈悲的,善良的,他把一切人看作佛菩萨,就像佛看我们是佛的一样,他的一举一动莫不为了众生,一丝一毫没想到自己,一切山川大地,河水林木,都在他的爱护当中,他的出家,就是为了这苦难众生,当然他把一切众生看作过去之父母,未来之诸佛,甚至当下就是,所以他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出慈悲善良的一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佛教原始戒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佛教原始戒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

八仙 佛教网 八仙佛像大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八仙 佛教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八仙 佛教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

楞严经 2024-09-17 阅读0 评论0

佛教避古 佛教避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避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佛教避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楞严经 2024-09-17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