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新视角 佛教新视野百家号

wasd8456 2024-05-15 3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新视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佛教新视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放生的好处与功德?
  2. 灵性在道教指的是什么?佛教指的又是什么呢?
  3. 有精神病,从佛教观点来看是怎么回事?
  4. 佛教为什么会分成大乘和小乘两种?

放生的好处与功德

佛教新视角 佛教新视野百家号

首先放生是一种释放心灵压力的力量,看到别的生命重获自由,对自己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其次放生是从佛家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功德,可以减少你自己的业。也就是所谓的多做善事得善果。

放生是对生命平等的尊重,是一种对于生命观的阐释。是对于内心寻求平静的一种方式。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好的慈悲心。放生国家稀有的保护动物是一种对原生态的保护,对物种的保护。

当然,放生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便放生,乱放生,导致物种的入侵,导致更多的物种受到伤害,这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在选择放生物种上,一定要谨慎谨慎,如鳄龟,巴西红耳龟等,都是绝对不能被放生的红名单上的前列。

灵性在道教指的是什么?佛教指的又是什么呢?

在道教的角度来说:万物初生后就会被这世上的七情六欲所染!有了所谓的思维,感情,和会做所有会做的事!所以道家修炼就是要脱里六道!在佛教的角度来说:万物从初生开始就有了灵性,这是以为意识体的存在精神体的存在而且在这里还包裹前世今生而自古出现最早的灵性则是地球本身,而后被分割数块成就里无上功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为名正法时期,为后一千年为像法时期,再后一万年为末法时期,也称为灭世。灵性的养成皆为此,刚开始时为最纯洁,数年后应环境影响,性格养成也会不一了!拿佛教的话就被称之为:贪,嗔,痴,恨,爱,恶。这就是佛教称为红尘!

有***,从佛教观点来看是怎么回事?

从佛教观点来看,可能就是业障病了。多数***,是附身现象造成的。或者是这个病人前世所造业力、或者病人本人或者是家中亲人今世造作杀业造成的。有许多病人,家里的长辈杀狐狸、蛇、黄鼠狼等等灵性比较大的动物,业报来得非常惨烈。如果,家人和病者有高人指点,能够学佛明理,好好忏悔业障,向自己伤害的众生道歉,并好好从此改过迁善,好好修学佛法,也有不少转业力为愿力,转冤缘为法缘的实例。但记得,一定要真诚的去做才会有效。毕竟,这种业力真的太重大了,不太好化解。所以,业因果报,真的是非常可怕的。可是,因为从前不学佛,不明因果,不小心便造了恶因,等明白时,已经晚了。当然,也有许多人,就是因为得果了,才走头无路,最后求助于佛门。这对于自己本身和所伤害的众生,都可以说是一件幸事了。毕竟,在佛门能够找到解脱方法觉悟的方法。

佛教为什么会分成大乘小乘两种?

小乘渡己,大乘渡人。所以小乘没油水,因为他们一味苦修,不懂得包装自己,不主动发展信徒,所以就缺人供养。而大乘却是很有商业头脑,宣传***都可成佛且不需参研佛理,只要礼佛就能成佛,就能得佛庇佑。所以大乘信徒众多,香油钱赚的盆满钵满,众僧都很滋润。

个人认为,小乘教法与大乘教法是释尊创立佛教过程中的两个过程,也是禅定中能体会到的两个过程。

原始佛教继承于婆罗门教,又是对婆罗门教的一次革命。改变了婆罗门教根深蒂固的等级宿命论,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吠舍和首陀罗等级也可以通过修行寂静涅槃,脱离轮回的宿命,达到圆满。

简单地说就是印度宗教版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地位低下的凡人也可以通过放弃我执(欲望),成为永远不受轮回痛苦和苦难不惑的佛。

小乘到大乘的转变过程

佛祖在发现经过痛苦的婆罗门教义的苦行修练后不能使自我得到解脱,他接受了牧羊女的施舍和供养,最终在菩提树下进入了禅定,达到了独觉和缘觉。

缘觉指观十二因缘而得悟者,而观外缘而无师自悟者为独觉。

佛祖将修行的教义和心得传授给自己的弟子们,这批***被称为sa^vaka(舍罗婆迦),因闻佛祖教化之声而得道,也被称为声闻乘。

缘觉和声闻两乘就形成佛教最初的小乘教观,既完成个人破除“我执”(教义很泛泛)的修行。

由于释尊的法门,使得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修行得到正果,所以佛教无神论违背了婆罗门三神一体的主张,让梵天(创造神)、毗湿努(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成了摆设,遭到了等级森严的婆罗门贵族的强烈***,原始佛教的传播受到了压制。

释尊为了让佛教被更多人理解和参悟,改变了弘法的方式,逐渐由原来声闻为主传播方式改为注重信仰与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讲究灵活开放、慈悲平等、普度众生、贴近生活的传播方式。

由“自觉”发展到“觉他”,以自我修行圆满为目的,转变为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本怀。教义在小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显“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与菩萨道,一心本净,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

释迦摩尼密法的高深的教义和戒律改变为显法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实际修行的法门,强调不分出身、贵贱、种族、国家的众生性智平等,乃至众生均可往生极乐国土,既“众生皆有如来[_a***_],只因妄念执着不能证得”。

对于自身“破除妄念执着”又能觉他者,可直上菩萨果位,强调慈航普度的菩萨大愿,以佛教愿、行、智、悲四大法门化身四大菩萨(地藏普贤文殊观世音)来“亲身”宣法,大大加快了原始佛教的传播速度。

实现菩萨道修行和果位,“觉他”而普度众生这一过程,可以视为佛教大乘教义的创建过程,创立大乘三藏后,佛祖在生命(本体)的后期完成多次大乘法会的集结,大乘佛法使佛教教义更加圆满和包容。

小乘大乘的分化

佛祖涅槃之前,小乘论(缘觉、声闻)和大乘论(菩萨)并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弘法过程的两步。但婆罗门教等级概念对佛法的影响使小乘论的接受度比大乘论要好得多。

佛祖涅槃后,小乘声闻(听过佛祖讲经)的***和长老地位提高,被称为上座部。而广大受众群体被称为大众部。代表佛祖衣钵的小乘论地位高于大乘的大众部。原始佛教两大派系开始分裂,这一***称为佛教的“根本分裂”,也被称为“大天五事”(古印度五国)。

以长老为主的上座部主张维持原始佛教的传统教义,以青年和广大信徒为主的大众部主张改革创新。这两派都在古印度五国(五天竺国)传播。直到阿育王时代印度佛教进入全盛时期,才开始向外传播。

此时上座部已经分化成八九个派别,其中最大的一派名为“说一切有部”,“说一切有部”又有信仰大乘的“无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的“大寺上座部”。

大小乘佛教的传播

原始佛教无论是上座部还是大众部都是大小乘兼修,既度自我也度有缘人,信仰大乘的“无畏山寺上座部” 以向南斯里兰卡为中心。大寺上座部则南传进入东南亚,即行程今天东南亚信仰(越南除外)的小乘巴利语佛教。

佛灭400多年后, 马鸣,龙树等大乘高僧(菩萨地)出世,撰写了大量经典的大乘论著,从此大乘佛教盛极一时。大乘佛法超过小乘成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

其中一支如来藏学派,吸收婆罗门教咒语、宗教仪规,神秘法器瑜伽训练等方法,创造了一套极富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成为密宗派的前身,也被称为菩萨(莲花生)密乘,传入西藏,又与藏地苯教融合,结合性力派“以欲止欲”观,形成今天的大乘藏传佛教

以大乘唯识论为代表的显乘则东传入汉地,被称为汉传佛教(过程太复杂,不赘述),进而分化为汉地八宗法门。

总结

总而言之,原始佛教创立脱胎于婆罗门教,树立于小乘理论,弘扬于大乘教法,这是佛法由小到大,由单独到普及的一个过程,但是无论是最初的“根本分裂”,还是今天大家信仰的佛教,大乘与小乘教义都无法分割,他们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没有像伊教一样,逊尼派和什叶派那样水火不容。

所以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他作为大乘法师,不仅要到天竺去寻求大乘佛法奥义,而更是寻求上座部(大乘无畏山寺上座部)佛教的声闻乘(小乘佛法,佛祖口传)宝藏。

经过艰难跋涉和刻苦学习,终于得到了瑜伽行唯识学派(原始大乘)的真经:《瑜伽师地论》。

今天的汉地佛教经过大量的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加入(掺杂过多的势利),早已形成了自身的佛学观,佛教纯洁的原始信仰的精髓反而在东南亚巴利语小乘。

来去是梦,成败皆空

祝各位吉祥康健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佛教新视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佛教新视角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

佛教超度多久成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超度多久成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佛教超度多久成功的解答,让...

佛经 2024-10-18 阅读0 评论0

拍佛教 拍佛教纪录片的命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拍佛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拍佛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玛尼...

佛经 2024-10-18 阅读1 评论0

蜜蜡 藏传佛教 蜜蜡藏传佛教的寓意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蜜蜡 藏传佛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蜜蜡 藏传佛教的解答,让我们...

佛经 2024-10-18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