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教修行方法 早期佛教修行方法有哪些

wasd8456 2024-06-04 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早期佛教修行方法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早期佛教修行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生命如何修行?
  2. 何为修行?如何修自己?

生命如何修行?

早期佛教修行方法 早期佛教修行方法有哪些

修行是对人的,不是对生命的。生命,它不配!

人修行,修什么

修偏差,修差距。把人性修成人格,把“问题人”和异常的人修成正常人。

而生命,它有偏差吗?它有差距吗?

想要修行的有机体,必定是要会反思才行的。生命,它会反思吗?

生命太空洞,太会裹挟人,世上所有的生物都被它涵盖。

生命裏挟了人,裹挟了所有的生物,自己还装出一付神圣的样子来,叫人家敬畏。

生命只是个概念,只是个里头装着人的概念。

人,真要想修行。只好先蜕去自己身上的“生命之皮”再说了。

修行者,在其诚;诚上加诚,当以诚敬存之,方得圆满,有始有终。

争鸣而已,昌明为要。

得罪了。

谢谢你的问题,也谢谢你。

修行一般指道僧之人,他们时间苦傲苦修以达到修仙成佛之身。但孔老夫子对人的一生另有番说法,一日三省吾身就是生命修行的好办法,谁都知道人的思维指使人的行为,也就是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如果人每一天都检查自己的行为,检查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免去了很多烦恼。这就是***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修行也包括以善为本,乐意助人,就是被人误解,也认为是有缘人,既使自已吃了亏也认为是助人为善。当然我们虽不能放开手去帮助人,但不论何事我们能帮一把,也有助于社会风气好转。

我认为,生命是鲜活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又是内涵促动思想飞跃,身体力行的核能因子。但是,要想实现之超能挥发,赋有宝贵价值。就必须强化其生命正能。以多元之营养要素灌溉。要精神上有闪光的追求;有自律、自省,历练的践行 。进而,才能使其生命,迸发出多彩绚丽的光芒。

何为修行?如何修自己?

修:就是修理,整治,修整,修正等意思。

行:指行为。

修行就是修正你的行为。修正你的所作所

为。

修行也要有次第,如何修自己,首先你要

看破放下,放下所有的贪瞋痴。去无明

暗,使六根无染。广利众生

修行就是一个去累劫无明痴暗,去无数劫

来的见惑思惑想惑等等尘垢的过程,一个

脱离诸多烦恼的过程。

“修行”一说,最早出自庄子》内篇的《大宗师》,隋唐时期道士成玄英将其注解为“修己德行”,但这个解释太简单了,比如“修”具体指什么?“德行”具体又是什么?都有点语焉不详,让人无处下手,我们借助一下佛家经典,简单来展开一下。

“修”指的是禅定

佛家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中说:“熏修于心,令成功德,无过于定,故独名修。”《阿毗达磨具舍论》是佛家非常重要的法相经典,相当于佛家理论的结构大纲术语汇编,在佛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民国时期的唯识大师欧阳竞无先生曾有“七年俱舍,三年唯识”之说,唯识是释迦牟尼晚年开讲的佛法,概念非常繁琐,一般的佛学爱好者根本学不来,欧阳竞无就建议这些学人,要先用七年的时间学习《俱舍论》,然后再学唯识,三年就可以有所成就,由此可见这本经典的重要性。

为什么只有禅定才称得上是“修”呢?因为在禅定的状态下,我们的内心是极其专一的,整个精神高度集中,在这种状态下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改造,就象是在高温下锻钢一样,效果最为明显,所以说“熏修于心,令成功德,无过于定。”锻造钢铁,没有比高温环境更理想的状态,而锻造内心,也没有比禅定更理想的状态,所以禅定“独名修”,只有它才称得上是“修”。

我们修行,就相当于是对自我生命的锻造和提纯,这当然需要一种氛围,所以先将这种氛围酝酿出来,是修行的第一步,否则一切免谈。

“行”指的是三种业

在佛家来讲,“行”就是造业,包括三类,即意业、语业和身业,我们通常讲的身三语四意三,指的就是这个“行”,即身业三类,语业四类,意业三类,总共十类,符合佛家戒律的,称为十善业,与戒律相违的,则称为十恶业,各有各的果报

关于“业”,因为是导致各种果报最亲近的因,所以佛家经典里讲了很多,我们在此仅简单的作下介绍,佛家总的用“业道”二字来概括,“业”和“道”不是一个概念,“业”用比喻来说,就象是一个人,而“道”呢,则是指这个人做事情所用的工具或途径

如意业中的贪欲”、“嗔恚”和“邪见”,根据《俱舍论》中所说,它们三个只是“思心所”(五遍行之一)发挥作用的通道,“思心所”经由“贪欲”发作,表现出来的就是贪婪,等等,所以这三个只被称为业之“道”,而不是真正的“业”,真正的“业”是那个“思心所”

细说起来的确很复杂,但谈到“修行”的“行”,这些东西又确实绕不开,我们利用禅定来修的内容,离不开十业,而十业的关键又在意业,而意业的核心,正是这个“思心所”

在唯识里面,这个“思”又被细分为四类,依次为审虑思、决定思、动身思发语思,简单可概括为三类,即审虑思、决定思动发思,修行的焦点,就在这些个“思”上,明白了这个,我们等于是把“修行”的概念比较严谨的搞清楚了。

总结

总之,修行修的是心,通俗一点讲,是梳理我们内心指挥我们说话做事的指令,而且是从源头上改变内心的本能保证从内心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都能与天地造化,与自然法则相契合,还不带有任何的勉强,一切都是自然的,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被称为修行

人生就是一场无悔的修行路。一次次经历,一***懂得。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过客。相逢是偶然,只是场路过。你路过我,我路过你,我们一起路过了这个世界

在生命短暂的历程中,有些人是注定无法强留的。有些情是谁都难以左右的。缘起了、缘灭了,路过了、又走了,看到了、不见了,想起了、忘记了。匆匆而来,急急远去,过客人生,从来如此。

一个人破肚而出,来到这世间转上一遭,无非就是到这花花世界来经历一番、见证一回、体验一次、修行一场。

在浩瀚无垠的岁月烟云中,生命只是一粒微小的尘埃。曾来过,看见过,经历过,然后一闪而过。

岁月不回头,时光不倒流。在人生这条路上,匆匆过客熙熙攘攘,路上行人来来往往。但无论走的是急还是缓,目标是朝向哪个方向,生命也终将会被掩埋在岁月的尘埃里,与泥土完全融合在一起。百年之后,又有谁会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个你,来过一回。

一个人,生前就算拥有的再多,死后也带不走分厘。生命中所有的爱恨情仇与恩怨得失,都将会灰飞烟灭变为虚无。人生就是一场过眼的云烟,即是过客,何必执着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你我皆为普通过客。人生就是一场无悔的修行,一次次经历,一***懂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早期佛教修行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早期佛教修行方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

佛教从此衰落 佛教从此衰落的原因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从此衰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佛教从此衰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

佛经 2024-09-16 阅读0 评论0

乐清佛教副会长 乐清佛教副会长名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乐清佛教副会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乐清佛教副会长的解答,让我们...

佛经 2024-09-16 阅读0 评论0

佛教与藏医 佛教藏医久美迦措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佛教与藏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佛教与藏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

佛经 2024-09-16 阅读0 评论0